作者: 张锐
行将曩昔的2023年,印度GDP微弱增加,股市也创出前史最高。与德国、我国、日本、韩国等制作大国制作业PMI(收购司理指数)坐落荣枯线下不同,至11月底印度制作业PMI现已接连30个月超出50%,并且11月份的PMI指数升至56%,继续展示出较强扩张趋势。“印度制作”好像正在聚力弯道超车,以加快追逐德国、我国和日本制作等全球制作业头部阵型的强健脚步。
“印度制作”在全球制作中的位置
印度制作业的来源能够追溯到英国殖民时期,尤其是纺织业。现在印度是全球仅次于我国的第二大纺织品出产国,也是全球第七大纺织品交易国和第五大裁缝交易国,一起纺织业是印度榜首大工业部分以及仅次于信息技能工业的第二大出口创汇职业。数据显现,印度纺织业年度产值达2000多亿美元,约为GDP的6%,总额超360亿美元的印度纺织品与服装交易占到了全球商场的4.6%。
比较于纺织业,印度轿车制作起步时刻要晚一些。19世纪60年代末印度就有了自己的轿车制作商,独立后印度政府又推进本乡企业与日本铃木合资,成立了马鲁蒂铃木轿车公司这一现在印度最大的轿车制作商;此外,塔塔轿车公司是印度最大的综合性轿车公司和最大的商用车出产商,现在年经营收入达380亿美元,为世界第二大客车制作商,而让塔塔轿车意气昂扬的是,自己还能以强壮的本钱实力将英属两个奢华品牌捷豹与路虎收入囊中。全体职业规划看,印度轿车工业奉献了GDP的7.1%和制作业GDP的49%。
拷贝药制作是印度制作业阵营的又一大劲旅。作为开展我国家制药工业最强的经济体,印度现在具有一万多家制药厂、3000多家中大型拷贝药公司和6万个拷贝药品牌,全球拷贝药营收TOP10企业中印度药企占一半,国内职业产值规划到达近500亿美元,药品产值居全球第三位,疫苗产值占全球60%,拷贝药供应量占全球20%,勾勒出“世界药房”的形象,与此一起,超600家药品出口公司将价值250亿美元的药品送往全球200多个国家,出口额占到了印度总出口额的38%。
卫星航天资料产品制作是近10年印度兴起的一个新式工业,2014年,印度在亚洲国家中率先将卫星送入火星轨迹,让外界初次见证了其在卫星制作业范畴长达60多年沉积出的厚积薄发之力;5年后,印度成功地用反卫星导弹炸毁一颗卫星,由此成为世界上第四个取得反卫星才能的国家;本年8月,印度的月船3号探测器成功登月,印度正式成为继俄罗斯、美国、我国之后的全球第四个成功完成月球软着陆的国家,也是全球首个用登月车抵达月球南极的国家;作为一种惯例的空中设备服务供应,名为IRNSS的印度导航卫星系统现在可为整个南亚国家与区域供应导航、气候、海洋、灾祸警报等多种服务。
全面地评判,印度在全球制作业巨大方阵中确实具有一席之地,尤其是拷贝药制作具有显着的技能、资源与商场竞争优势,尽管如此,印度既算不上制作大国,更称不上制作强国。一方面,印度嵌入全球制作业分工尤其是工业链要害部位的覆盖面非常有限,且深度不行,一起海外出产加工才能的瘦弱束缚了其全球扩张的脚步;另一方面,印度制作业并未构成完好的工业系统,许多职业不得不依赖国外工业链的产品供应,至多印度也只能是一个终端拼装基地,在世界商场竞争中话语权不强;再者,印度非常缺少有影响力的世界著名品牌,一共仅七家企业进入世界500强,其间制作企业只要塔塔集团一家,即便是其著名全球的拷贝药,也难逃终身贴牌之困。遭到以上短板的束缚,世界银行发布的数据显现,现在印度制作在全球制作业的占比只要3%,落后于我国28个百分点。
多行动支撑制作业
印度政府提出的“印度制作1.0”方案就前述四大支柱工业提出了非常清楚的方针,即2025年纺织业年产值将到达2250亿美元,同年太空经济价值超越130亿美元,拷贝药年产值打破1000亿美元,以及到2025年成为全球第三大轿车制作基地。在此基础上,“印度制作2.0”方案提出要优先开展高档化学电池、机电产品、食物制作、白色家电及特种钢等制作业,到2025年国内制作业对GDP的奉献上升至25%。
就工业结构而言,现在以信息科技、软件设计等为主的服务业对印度GDP的奉献超越六成,但这些职业技能含量高,工作门槛也不低,加之作为劳作密布型的制作业严峻滞后,工业断层导致印度经济的“无工作增加”怪相,国内失业率终年维持在8%左右,20~24岁年纪段的城市青年失业率在上一年更是升至42%。因而,关于印度而言,提振制作业的意图并不只是要增强自我工业的世界竞争力以及强力补齐国内工业链短板,更隐含着拓展出更宽广工作内地的实践诉求。
印度政府关于制作业的中心支撑行动总称为“出产相关的鼓励方案”(PLI),该方针开始首要针对的是制药和医疗器械制作、移动产品制作和电子元件三个职业,后来扩展到了化学电池、半导体等多个部分,每个部分因而取得了非常清晰的财政资金支撑,如为先进化学电池出产项目供应25亿美元,为出产储能电池的公司供应27亿美元,为晶圆厂安排100亿美元,给予IT硬件制作公司40亿美元等,这些资金既面向国内企业,也可为他国出资印度的公司所享用,一起上述协助资金也仅仅阶段性安排,不扫除后续还会视情进一步加码。
除了真金白银的鼓励与支撑外,印度政府还面向国内外制作企业供应厂房、土地等资源要素方面的优惠让利,一起关于本乡制作业范畴的草创公司和新的出口商,放宽出口商合规规范,并供应海外商务活动的机票全额报销服务,而现有出口商则可享用上限为20%的平等福利支撑;别的,为招引国外制作业办理与技能人才,印度政府预备进步个人所得税免税上限并下降税率,一起变化纳税豁免细则。而更重要的是,在密布抛出“绣球”的一起,印度政府还面向国外产品进口商挥起了大棒。
据报道,仅最近5年来,印度就对500多个进口产品类别进步了关税,触及产品4000多种,其间最为引人注意图便是将录像和拍摄设备等电子电器产品的进口税从10%进步至15%,将电视和微波炉、手机的进口税由10%进步到20%。别的,空调、冰箱、洗衣机、鞋类以及塑料制品与行李箱等进口产品的进口税率进步起伏都在10%以上,并且不扫除还有进步的或许。在出台了束缚智能电视进口的三年后,本年印度又将个人电脑与笔记本电脑归入进口束缚范畴。
印度政府的做法确实有违公平竞争与自由交易准则,但实践进程中所发生的作用却是众所周知。经过束缚智能电视进口,印度完成了电视机100%的本地拼装;经过对进口手机增税,曩昔10年“印度制作”手机出货量累计破20亿部,年复合增加率为23%,全体手机商场出货量的98%以上由本乡制作。上世纪70年代,为支撑本乡制药企业,印度政府就动用了束缚海外出资、进步关税、撤销药物专利以及束缚药品赢利等简直一切的排外方针,终究,不少跨国企业惨白出局,印度本乡制药企业趁机起飞。
最终要着重的是,印度政府开展强壮制作业并不只满足于职业的水平扩张,更清晰了制作业智能化和服务化的晋级方向。智能制作方面,印度政府正在大力推广“数字印度”方案,预备2023/2024财年出资1220亿美元创立人工智能中心以及未来五年内建造100项数字化革新项目,以大幅进步企业出产线的智能化水平;服务制作方面,印度政府正在经过引导企业打开长途服务、定制化服务等新式事务方式,推进制作业向更高附加值范畴转型,为此印度政府方案出资1300亿美元树立一个大型多方式互联互通国家全体规划项目,以协助制作企业进步服务呼应功率。
优势与下风并存
正如制作业的提振强壮能够发明出非常强壮的工作能量池相同,巨大的人口存量与可继续的人口增量反过来对印度制作业的强壮输送了充足的劳作力资源盈利。作为全球榜首大人口国,印度现在人口总数达14.25亿,世界货币基金安排(IMF)估测,2027年印度总人口将挨近17亿人,而最为要害的是,15~59岁年纪组的劳作力占总人口比重在印度高达80%,人口中位数年纪仅为28.2岁,25岁以下人口占到总人口的一半,35岁以下人口约占总人口的60%,能够肯定地说印度是全球最为“年青”的国家之一。根据以上人口的结构性特征,经合安排(OECD)认为未来10年印度劳作年纪人口可到达10亿。
充沛与赋有弹性的人口资源不只为制作企业发明了更为充沛的劳作力挑选空间,并且还能在薪酬价格博弈上占有更自动的位置,然后利于企业有用下降出产经营本钱与增强商场竞争力,而更为重要的是,巨量人口规划其实便是强壮的消费引擎,现在印度消费存量规划为2.3万亿美元,除了人口增量还会叠加出更大的消费动能外,印度城镇化水平时下不到30%,伴随着城镇化水平的进步也必定扩张消费。高盛由此达观猜测,到2031年印度消费商场将飙升至5.2万亿美元。需求端消费口径的扩展与消费动能的焕发,直接拉动的是供应端企业产品出售量的劲升以及营收赢利的全方位继续改进,包含医药制作、服装制作、轿车制作以及食物制作、电池出产和家电制作等许多职业都将从中大获裨益。
正是展示出了巨大的人口盈利优势以及巨大消费商场的魅力,印度成为了外资企业集群打开出资布局的抱负之地。数据显现,曩昔10年中印度FDI(外国直接出资)累计流入量超越9600亿美元,年度实践使用外资从开始的243亿美元上升到710亿美元,涨幅290%,一起全球营商环境从142名上升到63名,而在涌入印度的跨国公司中,很简单看到苹果、特斯拉以及三星等全球制作业头部公司的身影。使用很多外资企业,印度制作不只能够经过本钱嫁接的力气在国内延伸工业链布局与填平职业短板,还能更快地赢得海外出售途径与增量商场,然后较深地嵌入世界合作分工系统之中。
值得着重的是,服务业的兴旺尤其是IT技能的抢先开展不只让印度承接了全球超越45%的外包服务,更是为国内制作业的晋级装备了强壮的驱动引擎。一方面,很多的长途信息与软件设计公司能够为制作企业供应从产品设计到客户定制的服务支撑,增强企业出产的柔性度与商场呼应的灵敏性;另一方面,IT企业能够经过技能输出为企业从出产到出售、从人力到财政、从库房到车间的智能化改造进行赋能,进步企业的全流程办理功率;不只如此,IT科技企业还能与制作企业进行本钱深度整合,更方便地生成制作业服务化的全新生态。
但是,印度制作业面对人口盈利窗口期,但一起所遭到的劳作力本质纠缠也客观存在。数据显现,现在印度成年人文盲人数高达2.8亿,5.42亿劳作力中只要7300万人接受过某种方式的职业培训(包含正式与非正式),正式技能工人占劳作力总数的份额仅为3%,远低于亚洲制作大国的我国(24%)与日本(80%)。低本质工人集体既不利于企业的技能进步与立异,也按捺了印度制作业改写固有技能落差的强度与效度;一起,印度政府为开展制作业而引进外资基本上采纳的是“商场换本钱”道路,但在外企紧紧拿捏住技能瓶颈的前提下,成果只能是印度企业永久跟在别人后边萧规曹随,远不能构成弯道超车的功力。
软件难以匹配的一起,制作业面对的硬件刚性束缚也不少。印度的基础设施尤其是物流与数字基础设施较为落后,一起电力、水源等资源长时刻缺少,补齐这些要害短板需求大规划的财政投入,但问题是,印度政府现在的债款总额到达了21.5万亿美元这一过往43年的最高纪录,债款占比升至88%,不只远高于IMF主张的60%的债款上限,也超越了新式商场国家64%左右的平均水平,一起印度政府财政赤字率到达6.8%,也远甚于IMF主张的3%。后续若无更强壮的资金支撑,印度基础设施难以根本性改观,制作业就很难获取弹跳跃起的宽广途径。
(作者系我国商场学会理事、经济学教授)